重庆瞭望|重庆制造在下一盘大棋!
3月21日,重庆市深入推动制造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大会举行。大会部署了深入推动制造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重点任务,明确要在聚力推进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能级和竞争力全面跃升等7个方面着力,推动制造强市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。
笔记本电脑产量多年蝉联全球第一,全国每生产11辆汽车中就有1辆是“重庆造”,功率半导体产量居全国前列……重庆是工业重镇,制造业作为立市之本、强市之基,其成效直接影响着重庆经济高水平发展的成色。
然而,相较于东部沿海先进省市,重庆制造业还存在主导产业稳产增产压力大、支柱产业规模能级不高、特色优势产业增长没有到达预期、“新星”产业培育亟待加力等问题。针对这些发展中的问题,本次大会作出了系统谋划,精心部署,在制造领域布下一盘大棋。
▲3月21日上午,重庆市深入推动制造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大会举行。记者 苏思 摄/视觉重庆
看清形势。这是一个挑战和机遇并存的时代。挑战在于,在全球产业链深度重构、技术革命与地理政治学交织的当下,部分发达国家通过政策引导制造业回流,一些发展中国家以其低廉的劳动力价格推动制造业加速崛起,外部环境的复杂性、严峻性、不确定性上升。
去年4月,习来渝视察,赋予重庆奋力打造新时代西部大开发重要战略支点、内陆开放综合枢纽“两大定位”,为重庆制造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带来了新机遇。因此,重庆制造要保持不进则退、慢进也是退的紧迫感,以自身工作的确定性应对风险挑战的不确定性。
把握趋势。当前,以AI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,实体经济和数字化的经济深层次地融合,制造业正向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方向转型发展。
对此,重庆制造要抢抓发展机遇,紧跟行业发展的新趋势,不断的提高产品质量,全力建设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,加快推进“制造大市”向“制造强市”迈进,提速构建市场竞争力强、可持续的现代化产业体系。
发挥优势。重庆制造业发展门类齐全、底蕴深厚、基础良好,“家底”颇为丰厚,发展形态趋势良好。
数据显示,2024年,重庆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.3%,增速高于全国中等水准1.5个百分点,工业对全市GDP增长贡献率突破30%;工业投资同比上年增长11.2%,拉动全市投资提高3个百分点,占全市投资比重达30.2%。这是重庆推动制造业高水平发展的最大底气。
接下来,重庆制造要明确自身发展定位,充分的发挥国家战略叠加、超大城市规模、产业基础坚实、综合交通枢纽等比较优势、后发优势,保持战略定力,坚定发展信心,快速推进制造业质量变革、效率变革、动力变革。
▲西部(重庆)科学城重庆金康动力新能源有限公司,机器人正在生产线上忙碌。记者 龙帆 摄/视觉重庆
在全局上谋好势后,也要善于抓住关键,以点带面、纲举目张,做到“一子落而全盘活”。那么,重庆制造要在哪些关键处落子呢?
在“规模能级”上做文章。规模大不大、能级高不高是衡量制造业实力最直观的指标。虽然重庆制造拥有长安汽车、化医控股、博赛矿业、小康控股等有名的公司,但整体上依然面临着“大而不强、全而不精”的局面。要不断做大规模,打造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、行业引领力的有突出贡献的公司,带动产业能级整体跃升。
在“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”上做文章。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,也是本次大会的热词之一。2024年,重庆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预计提升到2.6%,低于全国中等水准。重庆制造要加大科研投入,全方面提升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,强化科学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层次地融合,积极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。
在“质量效益”上做文章。质量和效益往往是相互赋能、彼此成就。如果生产的产品质量不高,企业的效益不好,制造业的持续发展就会难以为继。要树立“抓质量就是增效益”的观念,千方百计提升产品质量,降低生产所带来的成本,切实实现质量和效益的突破。
在“主体培育”上做文章。企业是产业的主体。要推动制造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,就要构建以培育市场主体为导向的优质创新生态,梯度培育创新型企业,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未来的发展壮大,支持独角兽企业、瞪羚企业发展,加快形成大企业顶天立地、中小企业铺天盖地良好格局。
在“‘产业大脑+未来工厂’新模式构建”上做文章。近年来,重庆积极推动实体经济与数字化的经济深层次地融合,慢慢的变多的企业从“产业大脑+未来工厂”中尝到甜头。多个方面数据显示,目前重庆已在汽摩、五金、医药等6个细分行业上线产业大脑,共接入企业超1.2万家。未来要逐步探索“产业大脑+未来工厂”新模式,更好地赋能产业转型升级。
▲江津区德感工业园,中冶赛迪装备有限公司生产线上一片忙碌景象。记者 齐岚森 摄/视觉重庆
一花不是春,众木才成林。推动制造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,众人拾柴火焰才会高。接下来,重庆制造要怎么样才能做好协同,形成合力?
聚力推进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能级和竞争力全面跃升,形成多点支撑的制造业高水平发展新格局;
深化“四链”融合“四侧”协同构建制造业发展新体系,全面打造“产业大脑+未来工厂”新模式;
加快实施“人工智能+”行动赋能重庆制造,增强人工智能助力制造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实战能力;
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,持续优化制造业生态、推动产业链向价值链中高端攀升;
加力推动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,促进企业循环生产、园区循环运行、产业循环链接。
倘若把目光放远,按照相关规划,到2027年,重庆规上工业公司营收将迈上4万亿元台阶,成为全国产业变革引领区、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示范区、优质企业集聚区。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,重庆制造仍有巨大的进步空间。
实践表明,谁能在制造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上先行一步,谁就能在城市竞争中掌握更多主动权。重庆作为一座“硬核”工业城市,要用足用好制造业基础较好,科教人才资源丰富的优势,提高资源配置效率,持续擦亮制造业这张具有重庆辨识度的“金名片”。
今年是“十四五”收官、“十五五”谋划之年,是重庆制造业跨越新关口、培植新优势的关键之年。乘势而上的重庆制造,未来值得期待。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网易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足球报:国足vs澳大利亚球票售出6.7万张,超过60%的外地球迷来到杭州
“你这个肮脏的中国人!”澳洲街头又现种歧!西人男子辱骂亚裔店员,视频疯传
小米轨道插座上新:8000W 高负载、旋转通断电,众筹价 289 元起
我已经卖掉了电车换回油车,送给还在观望的兄弟们16句线个大型外挂点,火力强悍轻松“洗地”